「学习笔记」混音基础

频率作用

超低频(20~80Hz)

可以使得音乐更松弛,更软,略微增加弹性

低频(80-250Hz)

可以使得音乐更有力度

中低频(250-800Hz)

温暖感提升,但是清晰度也会下降

中频(800-2500Hz)

声音会向前靠,且硬度明显增加

中高频(2500-5000Hz)

略微向前靠(不明显),主要是会有刺激感,过多会刺耳

高频(5000-8000Hz)

声音变脆,穿透力,冰冷感 / 清晰度提升

超高频(8000-12000Hz)

磁性感,呲呲的、后面的声音

空气声(12000Hz 以上)

人声增加通透感,大部分时候没必要

EQ

首先:能衰减就不用提升

EQ 的三种作用:

  1. 修复音色问题
  2. 改变空间远近(远处中低频多)
  3. 美化声音

可以采用频扫的方式作细微调整

压缩器

启动时间

第一临界点:从软变硬的时间

第二临界点:从硬变弹性的时间

释放时间

调为 $\frac {60}{\text{BPM}} \times 2^k$($k \in \Z$),否则会导致律动被打断

偏短可使得声音有力度、中高频更多,偏长可使得声音更自然柔和

压缩比和阈值

一般高压缩比配高阈值,低压缩比配低阈值

高压可使得声音更有力度,低压可使得声音更自然

作者

Tsukimaru Oshawott

发布于

2024-07-01

更新于

2024-07-01

许可协议

评论